Search

【6月1日】美股週一休市,歐股普遍回軟,德國及西班牙CPI升至2.4%,為今日歐元區CPI增添壓力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6月1日】美股週一休市,歐股普遍回軟,德國及西班牙CPI升至2.4%,為今日歐元區CPI增添壓力,市場預估會升至1.9%,貼近歐央行2%目標,然而近期公佈的CPI數據,往往高於預期。由於歐洲經濟復甦遠低於美國,即使CPI回升,仍不會影響歐央行QE操作。
根據美國商品期貨數據顯示,自去年11月開始,大批對沖基金加入商品炒賣,資源價格因而大幅上升,早前中國限令國家資金炒賣,資源價格從高位回落,上週數據顯示對沖基金開始大手減倉。過去半年的商品價格急升,並非由實體需求帶動,而是資金流入炒賣所致,若炒賣資金徹走,商品價格下跌將有利CPI回落。
人民幣升至6.35,外資繼續買入A股,在5月最後一個交易日,外資透過北向資金再淨買入80億元A股,過去6個交易日中合共掃貨700億元,令整個5月份淨流入之數增至991億元,過去一週外資購買力度是相當驚人。
外資已是連續7個月大手買貨,今年1、2月當A股急升,外資高位減持意欲反而高一些,當3月A股急挫,股價跌至低位,外資購買意欲反而回升,這一切都反映外資是真心逢低吸納,而非短線炒上走人。反觀陸資相對炒味較濃,入市快時走亦快,近期在陸資入市下,A股成交已回升至1萬億元水平。
噚日提到內地「一放就亂,一管就死」的炒賣文化,人幣持續上升開始引起阿爺關注,在人幣創出近期新高下,人行收市後終於出手,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,由現時的5%提升至7%,是刻意打擊人幣升勢操作,離岸人幣回落至6.37。跟噚日提到一樣,阿爺出手是不想匯價上升從而令工業出口壓力增加。
回說港股,恒指上週五結算衝上29300後,入市資金未見跟進,即使噚日A股再度大升,恒指卻反向操作而下跌,成交再降至1523億元。首先,恒指升跌早已跟大市氣氛沒太大關連性,恒指只是大戶炒上炒落工具,沒太大代表性,當然升勢或跌勢過急除外。
噚日所見,即使指數下跌,但個股普遍仍是上揚,而且升幅顯注,走勢跟A股較相近。近期的期指操作,更是大戶跟散戶對著幹的案例,散戶睇好我炒落,散戶睇淡我挾上。期指如是,個股牛熊也是如是,上週已分析過信義光能(968)案例。
早前騰訊(700)操作也是如此,明明業績不俗,績後卻由613元跌至576,殺倉過後股價再度回升至624,又是一波有波幅沒升幅的操作。噚日美團(3690)卻是反向操作的代表,在績前股價連續兩日急跌,由290一口氣殺至263,回吐幅達10%,當一眾散戶都不敢看好,甚至又熊又PUT,結果出來是單日大挾11%,一口氣挾回295收市。現時入市資金不足,大戶不敢大手買上,只能炒上炒落不斷向散戶下套,殺雞取卵。所以港股不存在睇升睇跌,而是每當你有自己的看法時,你輸面已達至7成。
回說板塊,情況跟早前預期差不多,仍是醫藥板塊較容易「坐住升」,其他主題性只是一般,但炒賣主題明顯有所增加,例如三孩政策,但這些只會是小打小鬧,畢竟內地跟香港一樣,生仔容易養仔難,相信很難成為長期需求。
反觀,電池股有一定睇頭,今年有更多新品種電動車上市,電池需求是有增無減,寧德時代(300750)早已創出新高,相對港股只有兩隻正路電池股,一是比亞迪(1211),一是贛鋒鋰業(1772),前者有股東明言將會在A股減持1200萬股,噚日所見對壞消息反應不大,此股於4月在170至182早已有橫行收集,5月震倉跌至138元回升,現時在180消化,若能升穿186阻力,此股有機會回升至200至230,利申一下仍然持有。
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